2017-12-15 14:53
来 源:
西江网作 者:
MFZX001人民网六盘水7月26日电(孙远桃)“三池三湖六盘水,千岩万壑一凉都”。7月以来,全国多地开启高温“炙烤模式”,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峰值。而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的六盘水,夏季均温一直保持在19.7℃,迎来一拨又一拨的“纳凉客”。
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,六盘水气候凉爽、空气清新,有着“避暑胜地”“养生福地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六盘水依托独特的气候和生态优势,着力发展旅游产业,打造“中国夏季康养胜地”。
“我每天爬山、走路看美景,空气特别好,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呢!”来自湖南长沙、年届八旬的邓炎炳老人表示,来六盘水“纳凉”是正确的选择。
“六盘水拥有得天独厚的‘凉’资源,但‘凉’必须重塑价值认识,构建价值叠加,顺势而为培育发展健康产业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让‘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’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”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表示,气候资源已经成为引领六盘水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,随着全域旅游的打造,这枚云贵高原上的“乌蒙明珠”,正变得愈发璀璨。
19℃的夏天 “凉都”迎来“热旅游”
“真没想到这里这么凉快,在我们那气温几乎都在35℃以上,每天只想呆在空调房里哪儿都不想去。”说起六盘水的凉爽,自来广州的游客张鹏如此感慨。
张鹏告诉记者,在“凉都”一周的时间里,他不仅舒适地游览了周边好几个风景区,还参加了六盘水举办的夏季国际马拉松赛,真心感受到了这里19℃夏天的畅快。
“凉爽、舒适、滋润、清新、紫外线辐射适中是六盘水夏季的主要气候特征,从1981年至今30多年来,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夏季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19.7℃左右。”六盘水市气象台台长吴华洪说。
据介绍,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孟加拉湾暧湿气流影响,每至夏季,六盘水上空会持续笼罩1000米以上的高湿度层,云量较多,这让六盘水常年无夏,春秋相连,全年凉爽舒适级天气可达223天以上。
与凉爽天气相伴而生的,还有清爽的空气。据统计,六盘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.77%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6%,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,是低纬度、高海拔地区少有的夏季避暑胜地,也是养颜、洗肺、静心、健身的福地。
2005年8月,六盘水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“中国凉都”称号,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城市品牌。
“到六盘水旅游,感受的不仅只有清凉一夏,还有醉人的美食和美景。”据六盘水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地处乌蒙山区的六盘水是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缩影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凉都山奇水秀,木茂花香。北盘江穿境而过,让这里既有河湖、湿地,又有峰丛、温泉、古镇,生态与自然相映成辉、人文与历史相得益彰,旅游资源丰富、文化禀赋独特,旅游发展得天独厚。随着贵州“县县通高速”和“高铁时代”的到来,以及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建成,让更多游客纷至沓来。
“每到夏季,我们酒店的入住率平均都在90%以上。”六盘水盘江雅阁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,随着“中国凉都”名声鹊起,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挤爆了六盘水大大小小的酒店。像盘江雅阁这样的大型酒店,在夏季每天的人流量能达100人以上,这些客人中,很多都是从广州、重庆、武汉等“火炉城市”而来。
发展“康养”产业 把“过客”变“常客”
游客越来越多,需求也会越来越高。仅仅一个“凉”字,已经无法“容纳”新形势下避暑市场的潜在需求。
如何让走马观花的“过客”,变成下马看花的“常客”,六盘水瞄准“康体养生”,致力发展康养产业,打造中国夏季康养胜地。
所谓康养胜地,即包括了风景养眼、气候养人、医药养体、温泉养容、运动养身、文化养心等内容。清爽的空气、凉爽的天气造就了六盘水的生物多样性,使得境内药材丰富,医疗资源优越,生态原产地产品和绿色食品众多。在这里,康体养生可享“医”的服务之全、“食”的绿色之品、“健”的运动之美、“养”的休闲之趣。
“我们要顺势而为,深刻解读‘凉’的含义,思考‘凉’产业的发展。”李刚认为,要把六盘水打造成为“康养胜地”,必须进一步深挖“中国凉都”品牌的养生内涵,围绕六盘水的优势抓产业融合,加快健康旅游、健康医药、健康养老、健康医疗、健康运动、健康药食材、健康管理等产业的发展,让不同类型的旅客能各取所需、自得其乐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立足于境内独特的气候和山地资源优势,六盘水开启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重点开发了山地运动、高山滑雪、康体养生、峡谷风光、民族文化五大旅游产品,全力打造“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”。
“春踩水城春绿,夏来花海漫步,秋看杏黄果熟,冬在雪上飞舞……”一批大健康产业、养身基地的落地,让六盘水走出了一条以休闲度假、避暑纳凉、康体养生、生态旅游为主的转型发展、绿色崛起之路。也让其先后获得“中国健康城市”“美丽中国·十大生态文明城市”“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”“全球避暑名城”等荣誉称号。
“好多朋友一开始是因为参加体育比赛来到六盘水,后来觉得这个地方确实舒适漂亮,就带着家人专门过来旅游,再后来,家人也都觉得这里不错,于是索性买了房子常住在这。”说起近年来六盘水的变化,六盘水市体育局副局长卢峰满满的自豪感。
论干结合 助力“康养胜地”再升级
2016年,六盘水共接待游客1900万人,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,旅游收入增速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排名贵州省第一,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和爆发式发展。
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。除了大手笔的项目建设,打造品牌活动亦不可或缺。
近年来,六盘水以“中国凉都”品牌为抓手,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会。尤其连续14年举办的凉都消夏文化节,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品牌,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也提升了城市品位,更增强了老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“作为六盘水2017凉都消夏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,希望通过举办论坛为六盘水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外气候旅游、健康养生先进理念创造机会。”对于7月26日举行的中国凉都·六盘水—气候·养生·旅游论坛,周荣有着自己的期待。
周荣表示,城市发展需“论干结合”。近年来,六盘水努力推动气候与旅游、养生、康体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,丰富了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城市品牌内涵,传递了气候旅游好声音,气候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但要实现“康养胜地”的不断提档升级,六盘水还在路上。
“气候资源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,契合人们崇尚自然、追求健康的愿望,已成为引领旅游业潮流的重要力量。”周荣告诉记者,本次论坛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多名专家学者,还有以气候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的先进地区和城市代表,希望通过大家的建言献策和经验交流,助力六盘水以更开放的思维、更具战略的眼光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努力将六盘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“康养胜地”,让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
绿水青山养眼、蓝天净土养肺、舌尖美食养生、多彩文化养心、田园生活养神,六盘水作为疲惫心灵回归的栖息地,健康人生的疗养地,绿美壮阔的大健康画卷正在徐徐展开,华丽绽放。
人民网六盘水7月26日电(孙远桃)“三池三湖六盘水,千岩万壑一凉都”。7月以来,全国多地开启高温“炙烤模式”,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峰值。而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的六盘水,夏季均温一直保持在19.7℃,迎来一拨又一拨的“纳凉客”。
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,六盘水气候凉爽、空气清新,有着“避暑胜地”“养生福地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六盘水依托独特的气候和生态优势,着力发展旅游产业,打造“中国夏季康养胜地”。
“我每天爬山、走路看美景,空气特别好,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呢!”来自湖南长沙、年届八旬的邓炎炳老人表示,来六盘水“纳凉”是正确的选择。
“六盘水拥有得天独厚的‘凉’资源,但‘凉’必须重塑价值认识,构建价值叠加,顺势而为培育发展健康产业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让‘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’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”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表示,气候资源已经成为引领六盘水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,随着全域旅游的打造,这枚云贵高原上的“乌蒙明珠”,正变得愈发璀璨。
19℃的夏天 “凉都”迎来“热旅游”
“真没想到这里这么凉快,在我们那气温几乎都在35℃以上,每天只想呆在空调房里哪儿都不想去。”说起六盘水的凉爽,自来广州的游客张鹏如此感慨。
张鹏告诉记者,在“凉都”一周的时间里,他不仅舒适地游览了周边好几个风景区,还参加了六盘水举办的夏季国际马拉松赛,真心感受到了这里19℃夏天的畅快。
“凉爽、舒适、滋润、清新、紫外线辐射适中是六盘水夏季的主要气候特征,从1981年至今30多年来,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夏季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19.7℃左右。”六盘水市气象台台长吴华洪说。
据介绍,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孟加拉湾暧湿气流影响,每至夏季,六盘水上空会持续笼罩1000米以上的高湿度层,云量较多,这让六盘水常年无夏,春秋相连,全年凉爽舒适级天气可达223天以上。
与凉爽天气相伴而生的,还有清爽的空气。据统计,六盘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.77%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6%,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,是低纬度、高海拔地区少有的夏季避暑胜地,也是养颜、洗肺、静心、健身的福地。
2005年8月,六盘水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“中国凉都”称号,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城市品牌。
“到六盘水旅游,感受的不仅只有清凉一夏,还有醉人的美食和美景。”据六盘水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地处乌蒙山区的六盘水是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缩影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凉都山奇水秀,木茂花香。北盘江穿境而过,让这里既有河湖、湿地,又有峰丛、温泉、古镇,生态与自然相映成辉、人文与历史相得益彰,旅游资源丰富、文化禀赋独特,旅游发展得天独厚。随着贵州“县县通高速”和“高铁时代”的到来,以及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建成,让更多游客纷至沓来。
“每到夏季,我们酒店的入住率平均都在90%以上。”六盘水盘江雅阁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,随着“中国凉都”名声鹊起,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挤爆了六盘水大大小小的酒店。像盘江雅阁这样的大型酒店,在夏季每天的人流量能达100人以上,这些客人中,很多都是从广州、重庆、武汉等“火炉城市”而来。
发展“康养”产业 把“过客”变“常客”
游客越来越多,需求也会越来越高。仅仅一个“凉”字,已经无法“容纳”新形势下避暑市场的潜在需求。
如何让走马观花的“过客”,变成下马看花的“常客”,六盘水瞄准“康体养生”,致力发展康养产业,打造中国夏季康养胜地。
所谓康养胜地,即包括了风景养眼、气候养人、医药养体、温泉养容、运动养身、文化养心等内容。清爽的空气、凉爽的天气造就了六盘水的生物多样性,使得境内药材丰富,医疗资源优越,生态原产地产品和绿色食品众多。在这里,康体养生可享“医”的服务之全、“食”的绿色之品、“健”的运动之美、“养”的休闲之趣。
“我们要顺势而为,深刻解读‘凉’的含义,思考‘凉’产业的发展。”李刚认为,要把六盘水打造成为“康养胜地”,必须进一步深挖“中国凉都”品牌的养生内涵,围绕六盘水的优势抓产业融合,加快健康旅游、健康医药、健康养老、健康医疗、健康运动、健康药食材、健康管理等产业的发展,让不同类型的旅客能各取所需、自得其乐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立足于境内独特的气候和山地资源优势,六盘水开启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重点开发了山地运动、高山滑雪、康体养生、峡谷风光、民族文化五大旅游产品,全力打造“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”。
“春踩水城春绿,夏来花海漫步,秋看杏黄果熟,冬在雪上飞舞……”一批大健康产业、养身基地的落地,让六盘水走出了一条以休闲度假、避暑纳凉、康体养生、生态旅游为主的转型发展、绿色崛起之路。也让其先后获得“中国健康城市”“美丽中国·十大生态文明城市”“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”“全球避暑名城”等荣誉称号。
“好多朋友一开始是因为参加体育比赛来到六盘水,后来觉得这个地方确实舒适漂亮,就带着家人专门过来旅游,再后来,家人也都觉得这里不错,于是索性买了房子常住在这。”说起近年来六盘水的变化,六盘水市体育局副局长卢峰满满的自豪感。
论干结合 助力“康养胜地”再升级
2016年,六盘水共接待游客1900万人,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,旅游收入增速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排名贵州省第一,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和爆发式发展。
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。除了大手笔的项目建设,打造品牌活动亦不可或缺。
近年来,六盘水以“中国凉都”品牌为抓手,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会。尤其连续14年举办的凉都消夏文化节,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品牌,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也提升了城市品位,更增强了老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“作为六盘水2017凉都消夏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,希望通过举办论坛为六盘水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外气候旅游、健康养生先进理念创造机会。”对于7月26日举行的中国凉都·六盘水—气候·养生·旅游论坛,周荣有着自己的期待。
周荣表示,城市发展需“论干结合”。近年来,六盘水努力推动气候与旅游、养生、康体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,丰富了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城市品牌内涵,传递了气候旅游好声音,气候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但要实现“康养胜地”的不断提档升级,六盘水还在路上。
“气候资源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,契合人们崇尚自然、追求健康的愿望,已成为引领旅游业潮流的重要力量。”周荣告诉记者,本次论坛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多名专家学者,还有以气候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的先进地区和城市代表,希望通过大家的建言献策和经验交流,助力六盘水以更开放的思维、更具战略的眼光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努力将六盘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“康养胜地”,让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
绿水青山养眼、蓝天净土养肺、舌尖美食养生、多彩文化养心、田园生活养神,六盘水作为疲惫心灵回归的栖息地,健康人生的疗养地,绿美壮阔的大健康画卷正在徐徐展开,华丽绽放。
人民网六盘水7月26日电(孙远桃)“三池三湖六盘水,千岩万壑一凉都”。7月以来,全国多地开启高温“炙烤模式”,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峰值。而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的六盘水,夏季均温一直保持在19.7℃,迎来一拨又一拨的“纳凉客”。
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,六盘水气候凉爽、空气清新,有着“避暑胜地”“养生福地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六盘水依托独特的气候和生态优势,着力发展旅游产业,打造“中国夏季康养胜地”。
“我每天爬山、走路看美景,空气特别好,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呢!”来自湖南长沙、年届八旬的邓炎炳老人表示,来六盘水“纳凉”是正确的选择。
“六盘水拥有得天独厚的‘凉’资源,但‘凉’必须重塑价值认识,构建价值叠加,顺势而为培育发展健康产业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让‘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’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”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表示,气候资源已经成为引领六盘水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,随着全域旅游的打造,这枚云贵高原上的“乌蒙明珠”,正变得愈发璀璨。
19℃的夏天 “凉都”迎来“热旅游”
“真没想到这里这么凉快,在我们那气温几乎都在35℃以上,每天只想呆在空调房里哪儿都不想去。”说起六盘水的凉爽,自来广州的游客张鹏如此感慨。
张鹏告诉记者,在“凉都”一周的时间里,他不仅舒适地游览了周边好几个风景区,还参加了六盘水举办的夏季国际马拉松赛,真心感受到了这里19℃夏天的畅快。
“凉爽、舒适、滋润、清新、紫外线辐射适中是六盘水夏季的主要气候特征,从1981年至今30多年来,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夏季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19.7℃左右。”六盘水市气象台台长吴华洪说。
据介绍,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孟加拉湾暧湿气流影响,每至夏季,六盘水上空会持续笼罩1000米以上的高湿度层,云量较多,这让六盘水常年无夏,春秋相连,全年凉爽舒适级天气可达223天以上。
与凉爽天气相伴而生的,还有清爽的空气。据统计,六盘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.77%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6%,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,是低纬度、高海拔地区少有的夏季避暑胜地,也是养颜、洗肺、静心、健身的福地。
2005年8月,六盘水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“中国凉都”称号,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城市品牌。
“到六盘水旅游,感受的不仅只有清凉一夏,还有醉人的美食和美景。”据六盘水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地处乌蒙山区的六盘水是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缩影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凉都山奇水秀,木茂花香。北盘江穿境而过,让这里既有河湖、湿地,又有峰丛、温泉、古镇,生态与自然相映成辉、人文与历史相得益彰,旅游资源丰富、文化禀赋独特,旅游发展得天独厚。随着贵州“县县通高速”和“高铁时代”的到来,以及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建成,让更多游客纷至沓来。
“每到夏季,我们酒店的入住率平均都在90%以上。”六盘水盘江雅阁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,随着“中国凉都”名声鹊起,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挤爆了六盘水大大小小的酒店。像盘江雅阁这样的大型酒店,在夏季每天的人流量能达100人以上,这些客人中,很多都是从广州、重庆、武汉等“火炉城市”而来。
发展“康养”产业 把“过客”变“常客”
游客越来越多,需求也会越来越高。仅仅一个“凉”字,已经无法“容纳”新形势下避暑市场的潜在需求。
如何让走马观花的“过客”,变成下马看花的“常客”,六盘水瞄准“康体养生”,致力发展康养产业,打造中国夏季康养胜地。
所谓康养胜地,即包括了风景养眼、气候养人、医药养体、温泉养容、运动养身、文化养心等内容。清爽的空气、凉爽的天气造就了六盘水的生物多样性,使得境内药材丰富,医疗资源优越,生态原产地产品和绿色食品众多。在这里,康体养生可享“医”的服务之全、“食”的绿色之品、“健”的运动之美、“养”的休闲之趣。
“我们要顺势而为,深刻解读‘凉’的含义,思考‘凉’产业的发展。”李刚认为,要把六盘水打造成为“康养胜地”,必须进一步深挖“中国凉都”品牌的养生内涵,围绕六盘水的优势抓产业融合,加快健康旅游、健康医药、健康养老、健康医疗、健康运动、健康药食材、健康管理等产业的发展,让不同类型的旅客能各取所需、自得其乐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立足于境内独特的气候和山地资源优势,六盘水开启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重点开发了山地运动、高山滑雪、康体养生、峡谷风光、民族文化五大旅游产品,全力打造“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”。
“春踩水城春绿,夏来花海漫步,秋看杏黄果熟,冬在雪上飞舞……”一批大健康产业、养身基地的落地,让六盘水走出了一条以休闲度假、避暑纳凉、康体养生、生态旅游为主的转型发展、绿色崛起之路。也让其先后获得“中国健康城市”“美丽中国·十大生态文明城市”“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”“全球避暑名城”等荣誉称号。
“好多朋友一开始是因为参加体育比赛来到六盘水,后来觉得这个地方确实舒适漂亮,就带着家人专门过来旅游,再后来,家人也都觉得这里不错,于是索性买了房子常住在这。”说起近年来六盘水的变化,六盘水市体育局副局长卢峰满满的自豪感。
论干结合 助力“康养胜地”再升级
2016年,六盘水共接待游客1900万人,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,旅游收入增速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排名贵州省第一,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和爆发式发展。
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。除了大手笔的项目建设,打造品牌活动亦不可或缺。
近年来,六盘水以“中国凉都”品牌为抓手,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会。尤其连续14年举办的凉都消夏文化节,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品牌,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也提升了城市品位,更增强了老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“作为六盘水2017凉都消夏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,希望通过举办论坛为六盘水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外气候旅游、健康养生先进理念创造机会。”对于7月26日举行的中国凉都·六盘水—气候·养生·旅游论坛,周荣有着自己的期待。
周荣表示,城市发展需“论干结合”。近年来,六盘水努力推动气候与旅游、养生、康体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,丰富了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城市品牌内涵,传递了气候旅游好声音,气候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但要实现“康养胜地”的不断提档升级,六盘水还在路上。
“气候资源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,契合人们崇尚自然、追求健康的愿望,已成为引领旅游业潮流的重要力量。”周荣告诉记者,本次论坛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多名专家学者,还有以气候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的先进地区和城市代表,希望通过大家的建言献策和经验交流,助力六盘水以更开放的思维、更具战略的眼光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努力将六盘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“康养胜地”,让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
绿水青山养眼、蓝天净土养肺、舌尖美食养生、多彩文化养心、田园生活养神,六盘水作为疲惫心灵回归的栖息地,健康人生的疗养地,绿美壮阔的大健康画卷正在徐徐展开,华丽绽放。
人民网六盘水7月26日电(孙远桃)“三池三湖六盘水,千岩万壑一凉都”。7月以来,全国多地开启高温“炙烤模式”,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峰值。而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的六盘水,夏季均温一直保持在19.7℃,迎来一拨又一拨的“纳凉客”。
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,六盘水气候凉爽、空气清新,有着“避暑胜地”“养生福地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六盘水依托独特的气候和生态优势,着力发展旅游产业,打造“中国夏季康养胜地”。
“我每天爬山、走路看美景,空气特别好,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呢!”来自湖南长沙、年届八旬的邓炎炳老人表示,来六盘水“纳凉”是正确的选择。
“六盘水拥有得天独厚的‘凉’资源,但‘凉’必须重塑价值认识,构建价值叠加,顺势而为培育发展健康产业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让‘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’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”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表示,气候资源已经成为引领六盘水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,随着全域旅游的打造,这枚云贵高原上的“乌蒙明珠”,正变得愈发璀璨。
19℃的夏天 “凉都”迎来“热旅游”
“真没想到这里这么凉快,在我们那气温几乎都在35℃以上,每天只想呆在空调房里哪儿都不想去。”说起六盘水的凉爽,自来广州的游客张鹏如此感慨。
张鹏告诉记者,在“凉都”一周的时间里,他不仅舒适地游览了周边好几个风景区,还参加了六盘水举办的夏季国际马拉松赛,真心感受到了这里19℃夏天的畅快。
“凉爽、舒适、滋润、清新、紫外线辐射适中是六盘水夏季的主要气候特征,从1981年至今30多年来,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夏季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19.7℃左右。”六盘水市气象台台长吴华洪说。
据介绍,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孟加拉湾暧湿气流影响,每至夏季,六盘水上空会持续笼罩1000米以上的高湿度层,云量较多,这让六盘水常年无夏,春秋相连,全年凉爽舒适级天气可达223天以上。
与凉爽天气相伴而生的,还有清爽的空气。据统计,六盘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.77%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6%,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,是低纬度、高海拔地区少有的夏季避暑胜地,也是养颜、洗肺、静心、健身的福地。
2005年8月,六盘水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“中国凉都”称号,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城市品牌。
“到六盘水旅游,感受的不仅只有清凉一夏,还有醉人的美食和美景。”据六盘水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地处乌蒙山区的六盘水是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缩影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凉都山奇水秀,木茂花香。北盘江穿境而过,让这里既有河湖、湿地,又有峰丛、温泉、古镇,生态与自然相映成辉、人文与历史相得益彰,旅游资源丰富、文化禀赋独特,旅游发展得天独厚。随着贵州“县县通高速”和“高铁时代”的到来,以及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建成,让更多游客纷至沓来。
“每到夏季,我们酒店的入住率平均都在90%以上。”六盘水盘江雅阁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,随着“中国凉都”名声鹊起,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挤爆了六盘水大大小小的酒店。像盘江雅阁这样的大型酒店,在夏季每天的人流量能达100人以上,这些客人中,很多都是从广州、重庆、武汉等“火炉城市”而来。
发展“康养”产业 把“过客”变“常客”
游客越来越多,需求也会越来越高。仅仅一个“凉”字,已经无法“容纳”新形势下避暑市场的潜在需求。
如何让走马观花的“过客”,变成下马看花的“常客”,六盘水瞄准“康体养生”,致力发展康养产业,打造中国夏季康养胜地。
所谓康养胜地,即包括了风景养眼、气候养人、医药养体、温泉养容、运动养身、文化养心等内容。清爽的空气、凉爽的天气造就了六盘水的生物多样性,使得境内药材丰富,医疗资源优越,生态原产地产品和绿色食品众多。在这里,康体养生可享“医”的服务之全、“食”的绿色之品、“健”的运动之美、“养”的休闲之趣。
“我们要顺势而为,深刻解读‘凉’的含义,思考‘凉’产业的发展。”李刚认为,要把六盘水打造成为“康养胜地”,必须进一步深挖“中国凉都”品牌的养生内涵,围绕六盘水的优势抓产业融合,加快健康旅游、健康医药、健康养老、健康医疗、健康运动、健康药食材、健康管理等产业的发展,让不同类型的旅客能各取所需、自得其乐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立足于境内独特的气候和山地资源优势,六盘水开启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重点开发了山地运动、高山滑雪、康体养生、峡谷风光、民族文化五大旅游产品,全力打造“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”。
“春踩水城春绿,夏来花海漫步,秋看杏黄果熟,冬在雪上飞舞……”一批大健康产业、养身基地的落地,让六盘水走出了一条以休闲度假、避暑纳凉、康体养生、生态旅游为主的转型发展、绿色崛起之路。也让其先后获得“中国健康城市”“美丽中国·十大生态文明城市”“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”“全球避暑名城”等荣誉称号。
“好多朋友一开始是因为参加体育比赛来到六盘水,后来觉得这个地方确实舒适漂亮,就带着家人专门过来旅游,再后来,家人也都觉得这里不错,于是索性买了房子常住在这。”说起近年来六盘水的变化,六盘水市体育局副局长卢峰满满的自豪感。
论干结合 助力“康养胜地”再升级
2016年,六盘水共接待游客1900万人,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,旅游收入增速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排名贵州省第一,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和爆发式发展。
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。除了大手笔的项目建设,打造品牌活动亦不可或缺。
近年来,六盘水以“中国凉都”品牌为抓手,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会。尤其连续14年举办的凉都消夏文化节,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品牌,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也提升了城市品位,更增强了老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“作为六盘水2017凉都消夏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,希望通过举办论坛为六盘水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外气候旅游、健康养生先进理念创造机会。”对于7月26日举行的中国凉都·六盘水—气候·养生·旅游论坛,周荣有着自己的期待。
周荣表示,城市发展需“论干结合”。近年来,六盘水努力推动气候与旅游、养生、康体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,丰富了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城市品牌内涵,传递了气候旅游好声音,气候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但要实现“康养胜地”的不断提档升级,六盘水还在路上。
“气候资源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,契合人们崇尚自然、追求健康的愿望,已成为引领旅游业潮流的重要力量。”周荣告诉记者,本次论坛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多名专家学者,还有以气候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的先进地区和城市代表,希望通过大家的建言献策和经验交流,助力六盘水以更开放的思维、更具战略的眼光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努力将六盘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“康养胜地”,让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
绿水青山养眼、蓝天净土养肺、舌尖美食养生、多彩文化养心、田园生活养神,六盘水作为疲惫心灵回归的栖息地,健康人生的疗养地,绿美壮阔的大健康画卷正在徐徐展开,华丽绽放。
人民网六盘水7月26日电(孙远桃)“三池三湖六盘水,千岩万壑一凉都”。7月以来,全国多地开启高温“炙烤模式”,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峰值。而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的六盘水,夏季均温一直保持在19.7℃,迎来一拨又一拨的“纳凉客”。
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,六盘水气候凉爽、空气清新,有着“避暑胜地”“养生福地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六盘水依托独特的气候和生态优势,着力发展旅游产业,打造“中国夏季康养胜地”。
“我每天爬山、走路看美景,空气特别好,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呢!”来自湖南长沙、年届八旬的邓炎炳老人表示,来六盘水“纳凉”是正确的选择。
“六盘水拥有得天独厚的‘凉’资源,但‘凉’必须重塑价值认识,构建价值叠加,顺势而为培育发展健康产业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让‘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’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”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表示,气候资源已经成为引领六盘水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,随着全域旅游的打造,这枚云贵高原上的“乌蒙明珠”,正变得愈发璀璨。
19℃的夏天 “凉都”迎来“热旅游”
“真没想到这里这么凉快,在我们那气温几乎都在35℃以上,每天只想呆在空调房里哪儿都不想去。”说起六盘水的凉爽,自来广州的游客张鹏如此感慨。
张鹏告诉记者,在“凉都”一周的时间里,他不仅舒适地游览了周边好几个风景区,还参加了六盘水举办的夏季国际马拉松赛,真心感受到了这里19℃夏天的畅快。
“凉爽、舒适、滋润、清新、紫外线辐射适中是六盘水夏季的主要气候特征,从1981年至今30多年来,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夏季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19.7℃左右。”六盘水市气象台台长吴华洪说。
据介绍,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孟加拉湾暧湿气流影响,每至夏季,六盘水上空会持续笼罩1000米以上的高湿度层,云量较多,这让六盘水常年无夏,春秋相连,全年凉爽舒适级天气可达223天以上。
与凉爽天气相伴而生的,还有清爽的空气。据统计,六盘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.77%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6%,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,是低纬度、高海拔地区少有的夏季避暑胜地,也是养颜、洗肺、静心、健身的福地。
2005年8月,六盘水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“中国凉都”称号,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城市品牌。
“到六盘水旅游,感受的不仅只有清凉一夏,还有醉人的美食和美景。”据六盘水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地处乌蒙山区的六盘水是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缩影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凉都山奇水秀,木茂花香。北盘江穿境而过,让这里既有河湖、湿地,又有峰丛、温泉、古镇,生态与自然相映成辉、人文与历史相得益彰,旅游资源丰富、文化禀赋独特,旅游发展得天独厚。随着贵州“县县通高速”和“高铁时代”的到来,以及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建成,让更多游客纷至沓来。
“每到夏季,我们酒店的入住率平均都在90%以上。”六盘水盘江雅阁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,随着“中国凉都”名声鹊起,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挤爆了六盘水大大小小的酒店。像盘江雅阁这样的大型酒店,在夏季每天的人流量能达100人以上,这些客人中,很多都是从广州、重庆、武汉等“火炉城市”而来。
发展“康养”产业 把“过客”变“常客”
游客越来越多,需求也会越来越高。仅仅一个“凉”字,已经无法“容纳”新形势下避暑市场的潜在需求。
如何让走马观花的“过客”,变成下马看花的“常客”,六盘水瞄准“康体养生”,致力发展康养产业,打造中国夏季康养胜地。
所谓康养胜地,即包括了风景养眼、气候养人、医药养体、温泉养容、运动养身、文化养心等内容。清爽的空气、凉爽的天气造就了六盘水的生物多样性,使得境内药材丰富,医疗资源优越,生态原产地产品和绿色食品众多。在这里,康体养生可享“医”的服务之全、“食”的绿色之品、“健”的运动之美、“养”的休闲之趣。
“我们要顺势而为,深刻解读‘凉’的含义,思考‘凉’产业的发展。”李刚认为,要把六盘水打造成为“康养胜地”,必须进一步深挖“中国凉都”品牌的养生内涵,围绕六盘水的优势抓产业融合,加快健康旅游、健康医药、健康养老、健康医疗、健康运动、健康药食材、健康管理等产业的发展,让不同类型的旅客能各取所需、自得其乐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立足于境内独特的气候和山地资源优势,六盘水开启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重点开发了山地运动、高山滑雪、康体养生、峡谷风光、民族文化五大旅游产品,全力打造“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”。
“春踩水城春绿,夏来花海漫步,秋看杏黄果熟,冬在雪上飞舞……”一批大健康产业、养身基地的落地,让六盘水走出了一条以休闲度假、避暑纳凉、康体养生、生态旅游为主的转型发展、绿色崛起之路。也让其先后获得“中国健康城市”“美丽中国·十大生态文明城市”“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”“全球避暑名城”等荣誉称号。
“好多朋友一开始是因为参加体育比赛来到六盘水,后来觉得这个地方确实舒适漂亮,就带着家人专门过来旅游,再后来,家人也都觉得这里不错,于是索性买了房子常住在这。”说起近年来六盘水的变化,六盘水市体育局副局长卢峰满满的自豪感。
论干结合 助力“康养胜地”再升级
2016年,六盘水共接待游客1900万人,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,旅游收入增速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排名贵州省第一,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和爆发式发展。
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。除了大手笔的项目建设,打造品牌活动亦不可或缺。
近年来,六盘水以“中国凉都”品牌为抓手,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会。尤其连续14年举办的凉都消夏文化节,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品牌,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也提升了城市品位,更增强了老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“作为六盘水2017凉都消夏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,希望通过举办论坛为六盘水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外气候旅游、健康养生先进理念创造机会。”对于7月26日举行的中国凉都·六盘水—气候·养生·旅游论坛,周荣有着自己的期待。
周荣表示,城市发展需“论干结合”。近年来,六盘水努力推动气候与旅游、养生、康体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,丰富了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城市品牌内涵,传递了气候旅游好声音,气候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但要实现“康养胜地”的不断提档升级,六盘水还在路上。
“气候资源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,契合人们崇尚自然、追求健康的愿望,已成为引领旅游业潮流的重要力量。”周荣告诉记者,本次论坛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多名专家学者,还有以气候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的先进地区和城市代表,希望通过大家的建言献策和经验交流,助力六盘水以更开放的思维、更具战略的眼光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努力将六盘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“康养胜地”,让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
绿水青山养眼、蓝天净土养肺、舌尖美食养生、多彩文化养心、田园生活养神,六盘水作为疲惫心灵回归的栖息地,健康人生的疗养地,绿美壮阔的大健康画卷正在徐徐展开,华丽绽放。
人民网六盘水7月26日电(孙远桃)“三池三湖六盘水,千岩万壑一凉都”。7月以来,全国多地开启高温“炙烤模式”,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峰值。而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的六盘水,夏季均温一直保持在19.7℃,迎来一拨又一拨的“纳凉客”。
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,六盘水气候凉爽、空气清新,有着“避暑胜地”“养生福地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六盘水依托独特的气候和生态优势,着力发展旅游产业,打造“中国夏季康养胜地”。
“我每天爬山、走路看美景,空气特别好,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呢!”来自湖南长沙、年届八旬的邓炎炳老人表示,来六盘水“纳凉”是正确的选择。
“六盘水拥有得天独厚的‘凉’资源,但‘凉’必须重塑价值认识,构建价值叠加,顺势而为培育发展健康产业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让‘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’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”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表示,气候资源已经成为引领六盘水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,随着全域旅游的打造,这枚云贵高原上的“乌蒙明珠”,正变得愈发璀璨。
19℃的夏天 “凉都”迎来“热旅游”
“真没想到这里这么凉快,在我们那气温几乎都在35℃以上,每天只想呆在空调房里哪儿都不想去。”说起六盘水的凉爽,自来广州的游客张鹏如此感慨。
张鹏告诉记者,在“凉都”一周的时间里,他不仅舒适地游览了周边好几个风景区,还参加了六盘水举办的夏季国际马拉松赛,真心感受到了这里19℃夏天的畅快。
“凉爽、舒适、滋润、清新、紫外线辐射适中是六盘水夏季的主要气候特征,从1981年至今30多年来,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夏季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19.7℃左右。”六盘水市气象台台长吴华洪说。
据介绍,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孟加拉湾暧湿气流影响,每至夏季,六盘水上空会持续笼罩1000米以上的高湿度层,云量较多,这让六盘水常年无夏,春秋相连,全年凉爽舒适级天气可达223天以上。
与凉爽天气相伴而生的,还有清爽的空气。据统计,六盘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.77%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6%,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,是低纬度、高海拔地区少有的夏季避暑胜地,也是养颜、洗肺、静心、健身的福地。
2005年8月,六盘水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“中国凉都”称号,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城市品牌。
“到六盘水旅游,感受的不仅只有清凉一夏,还有醉人的美食和美景。”据六盘水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地处乌蒙山区的六盘水是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缩影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凉都山奇水秀,木茂花香。北盘江穿境而过,让这里既有河湖、湿地,又有峰丛、温泉、古镇,生态与自然相映成辉、人文与历史相得益彰,旅游资源丰富、文化禀赋独特,旅游发展得天独厚。随着贵州“县县通高速”和“高铁时代”的到来,以及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建成,让更多游客纷至沓来。
“每到夏季,我们酒店的入住率平均都在90%以上。”六盘水盘江雅阁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,随着“中国凉都”名声鹊起,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挤爆了六盘水大大小小的酒店。像盘江雅阁这样的大型酒店,在夏季每天的人流量能达100人以上,这些客人中,很多都是从广州、重庆、武汉等“火炉城市”而来。
发展“康养”产业 把“过客”变“常客”
游客越来越多,需求也会越来越高。仅仅一个“凉”字,已经无法“容纳”新形势下避暑市场的潜在需求。
如何让走马观花的“过客”,变成下马看花的“常客”,六盘水瞄准“康体养生”,致力发展康养产业,打造中国夏季康养胜地。
所谓康养胜地,即包括了风景养眼、气候养人、医药养体、温泉养容、运动养身、文化养心等内容。清爽的空气、凉爽的天气造就了六盘水的生物多样性,使得境内药材丰富,医疗资源优越,生态原产地产品和绿色食品众多。在这里,康体养生可享“医”的服务之全、“食”的绿色之品、“健”的运动之美、“养”的休闲之趣。
“我们要顺势而为,深刻解读‘凉’的含义,思考‘凉’产业的发展。”李刚认为,要把六盘水打造成为“康养胜地”,必须进一步深挖“中国凉都”品牌的养生内涵,围绕六盘水的优势抓产业融合,加快健康旅游、健康医药、健康养老、健康医疗、健康运动、健康药食材、健康管理等产业的发展,让不同类型的旅客能各取所需、自得其乐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立足于境内独特的气候和山地资源优势,六盘水开启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重点开发了山地运动、高山滑雪、康体养生、峡谷风光、民族文化五大旅游产品,全力打造“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”。
“春踩水城春绿,夏来花海漫步,秋看杏黄果熟,冬在雪上飞舞……”一批大健康产业、养身基地的落地,让六盘水走出了一条以休闲度假、避暑纳凉、康体养生、生态旅游为主的转型发展、绿色崛起之路。也让其先后获得“中国健康城市”“美丽中国·十大生态文明城市”“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”“全球避暑名城”等荣誉称号。
“好多朋友一开始是因为参加体育比赛来到六盘水,后来觉得这个地方确实舒适漂亮,就带着家人专门过来旅游,再后来,家人也都觉得这里不错,于是索性买了房子常住在这。”说起近年来六盘水的变化,六盘水市体育局副局长卢峰满满的自豪感。
论干结合 助力“康养胜地”再升级
2016年,六盘水共接待游客1900万人,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,旅游收入增速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排名贵州省第一,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和爆发式发展。
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。除了大手笔的项目建设,打造品牌活动亦不可或缺。
近年来,六盘水以“中国凉都”品牌为抓手,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会。尤其连续14年举办的凉都消夏文化节,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品牌,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也提升了城市品位,更增强了老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“作为六盘水2017凉都消夏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,希望通过举办论坛为六盘水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外气候旅游、健康养生先进理念创造机会。”对于7月26日举行的中国凉都·六盘水—气候·养生·旅游论坛,周荣有着自己的期待。
周荣表示,城市发展需“论干结合”。近年来,六盘水努力推动气候与旅游、养生、康体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,丰富了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城市品牌内涵,传递了气候旅游好声音,气候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但要实现“康养胜地”的不断提档升级,六盘水还在路上。
“气候资源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,契合人们崇尚自然、追求健康的愿望,已成为引领旅游业潮流的重要力量。”周荣告诉记者,本次论坛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多名专家学者,还有以气候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的先进地区和城市代表,希望通过大家的建言献策和经验交流,助力六盘水以更开放的思维、更具战略的眼光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努力将六盘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“康养胜地”,让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
绿水青山养眼、蓝天净土养肺、舌尖美食养生、多彩文化养心、田园生活养神,六盘水作为疲惫心灵回归的栖息地,健康人生的疗养地,绿美壮阔的大健康画卷正在徐徐展开,华丽绽放。
人民网六盘水7月26日电(孙远桃)“三池三湖六盘水,千岩万壑一凉都”。7月以来,全国多地开启高温“炙烤模式”,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峰值。而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的六盘水,夏季均温一直保持在19.7℃,迎来一拨又一拨的“纳凉客”。
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,六盘水气候凉爽、空气清新,有着“避暑胜地”“养生福地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六盘水依托独特的气候和生态优势,着力发展旅游产业,打造“中国夏季康养胜地”。
“我每天爬山、走路看美景,空气特别好,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呢!”来自湖南长沙、年届八旬的邓炎炳老人表示,来六盘水“纳凉”是正确的选择。
“六盘水拥有得天独厚的‘凉’资源,但‘凉’必须重塑价值认识,构建价值叠加,顺势而为培育发展健康产业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让‘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’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”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表示,气候资源已经成为引领六盘水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,随着全域旅游的打造,这枚云贵高原上的“乌蒙明珠”,正变得愈发璀璨。
19℃的夏天 “凉都”迎来“热旅游”
“真没想到这里这么凉快,在我们那气温几乎都在35℃以上,每天只想呆在空调房里哪儿都不想去。”说起六盘水的凉爽,自来广州的游客张鹏如此感慨。
张鹏告诉记者,在“凉都”一周的时间里,他不仅舒适地游览了周边好几个风景区,还参加了六盘水举办的夏季国际马拉松赛,真心感受到了这里19℃夏天的畅快。
“凉爽、舒适、滋润、清新、紫外线辐射适中是六盘水夏季的主要气候特征,从1981年至今30多年来,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夏季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19.7℃左右。”六盘水市气象台台长吴华洪说。
据介绍,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孟加拉湾暧湿气流影响,每至夏季,六盘水上空会持续笼罩1000米以上的高湿度层,云量较多,这让六盘水常年无夏,春秋相连,全年凉爽舒适级天气可达223天以上。
与凉爽天气相伴而生的,还有清爽的空气。据统计,六盘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.77%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6%,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,是低纬度、高海拔地区少有的夏季避暑胜地,也是养颜、洗肺、静心、健身的福地。
2005年8月,六盘水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“中国凉都”称号,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城市品牌。
“到六盘水旅游,感受的不仅只有清凉一夏,还有醉人的美食和美景。”据六盘水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地处乌蒙山区的六盘水是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缩影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凉都山奇水秀,木茂花香。北盘江穿境而过,让这里既有河湖、湿地,又有峰丛、温泉、古镇,生态与自然相映成辉、人文与历史相得益彰,旅游资源丰富、文化禀赋独特,旅游发展得天独厚。随着贵州“县县通高速”和“高铁时代”的到来,以及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建成,让更多游客纷至沓来。
“每到夏季,我们酒店的入住率平均都在90%以上。”六盘水盘江雅阁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,随着“中国凉都”名声鹊起,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挤爆了六盘水大大小小的酒店。像盘江雅阁这样的大型酒店,在夏季每天的人流量能达100人以上,这些客人中,很多都是从广州、重庆、武汉等“火炉城市”而来。
发展“康养”产业 把“过客”变“常客”
游客越来越多,需求也会越来越高。仅仅一个“凉”字,已经无法“容纳”新形势下避暑市场的潜在需求。
如何让走马观花的“过客”,变成下马看花的“常客”,六盘水瞄准“康体养生”,致力发展康养产业,打造中国夏季康养胜地。
所谓康养胜地,即包括了风景养眼、气候养人、医药养体、温泉养容、运动养身、文化养心等内容。清爽的空气、凉爽的天气造就了六盘水的生物多样性,使得境内药材丰富,医疗资源优越,生态原产地产品和绿色食品众多。在这里,康体养生可享“医”的服务之全、“食”的绿色之品、“健”的运动之美、“养”的休闲之趣。
“我们要顺势而为,深刻解读‘凉’的含义,思考‘凉’产业的发展。”李刚认为,要把六盘水打造成为“康养胜地”,必须进一步深挖“中国凉都”品牌的养生内涵,围绕六盘水的优势抓产业融合,加快健康旅游、健康医药、健康养老、健康医疗、健康运动、健康药食材、健康管理等产业的发展,让不同类型的旅客能各取所需、自得其乐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立足于境内独特的气候和山地资源优势,六盘水开启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重点开发了山地运动、高山滑雪、康体养生、峡谷风光、民族文化五大旅游产品,全力打造“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”。
“春踩水城春绿,夏来花海漫步,秋看杏黄果熟,冬在雪上飞舞……”一批大健康产业、养身基地的落地,让六盘水走出了一条以休闲度假、避暑纳凉、康体养生、生态旅游为主的转型发展、绿色崛起之路。也让其先后获得“中国健康城市”“美丽中国·十大生态文明城市”“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”“全球避暑名城”等荣誉称号。
“好多朋友一开始是因为参加体育比赛来到六盘水,后来觉得这个地方确实舒适漂亮,就带着家人专门过来旅游,再后来,家人也都觉得这里不错,于是索性买了房子常住在这。”说起近年来六盘水的变化,六盘水市体育局副局长卢峰满满的自豪感。
论干结合 助力“康养胜地”再升级
2016年,六盘水共接待游客1900万人,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,旅游收入增速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排名贵州省第一,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和爆发式发展。
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。除了大手笔的项目建设,打造品牌活动亦不可或缺。
近年来,六盘水以“中国凉都”品牌为抓手,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会。尤其连续14年举办的凉都消夏文化节,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品牌,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也提升了城市品位,更增强了老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“作为六盘水2017凉都消夏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,希望通过举办论坛为六盘水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外气候旅游、健康养生先进理念创造机会。”对于7月26日举行的中国凉都·六盘水—气候·养生·旅游论坛,周荣有着自己的期待。
周荣表示,城市发展需“论干结合”。近年来,六盘水努力推动气候与旅游、养生、康体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,丰富了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城市品牌内涵,传递了气候旅游好声音,气候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但要实现“康养胜地”的不断提档升级,六盘水还在路上。
“气候资源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,契合人们崇尚自然、追求健康的愿望,已成为引领旅游业潮流的重要力量。”周荣告诉记者,本次论坛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多名专家学者,还有以气候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的先进地区和城市代表,希望通过大家的建言献策和经验交流,助力六盘水以更开放的思维、更具战略的眼光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努力将六盘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“康养胜地”,让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
绿水青山养眼、蓝天净土养肺、舌尖美食养生、多彩文化养心、田园生活养神,六盘水作为疲惫心灵回归的栖息地,健康人生的疗养地,绿美壮阔的大健康画卷正在徐徐展开,华丽绽放。
人民网六盘水7月26日电(孙远桃)“三池三湖六盘水,千岩万壑一凉都”。7月以来,全国多地开启高温“炙烤模式”,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峰值。而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的六盘水,夏季均温一直保持在19.7℃,迎来一拨又一拨的“纳凉客”。
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,六盘水气候凉爽、空气清新,有着“避暑胜地”“养生福地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六盘水依托独特的气候和生态优势,着力发展旅游产业,打造“中国夏季康养胜地”。
“我每天爬山、走路看美景,空气特别好,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呢!”来自湖南长沙、年届八旬的邓炎炳老人表示,来六盘水“纳凉”是正确的选择。
“六盘水拥有得天独厚的‘凉’资源,但‘凉’必须重塑价值认识,构建价值叠加,顺势而为培育发展健康产业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让‘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’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”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表示,气候资源已经成为引领六盘水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,随着全域旅游的打造,这枚云贵高原上的“乌蒙明珠”,正变得愈发璀璨。
19℃的夏天 “凉都”迎来“热旅游”
“真没想到这里这么凉快,在我们那气温几乎都在35℃以上,每天只想呆在空调房里哪儿都不想去。”说起六盘水的凉爽,自来广州的游客张鹏如此感慨。
张鹏告诉记者,在“凉都”一周的时间里,他不仅舒适地游览了周边好几个风景区,还参加了六盘水举办的夏季国际马拉松赛,真心感受到了这里19℃夏天的畅快。
“凉爽、舒适、滋润、清新、紫外线辐射适中是六盘水夏季的主要气候特征,从1981年至今30多年来,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夏季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19.7℃左右。”六盘水市气象台台长吴华洪说。
据介绍,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孟加拉湾暧湿气流影响,每至夏季,六盘水上空会持续笼罩1000米以上的高湿度层,云量较多,这让六盘水常年无夏,春秋相连,全年凉爽舒适级天气可达223天以上。
与凉爽天气相伴而生的,还有清爽的空气。据统计,六盘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.77%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6%,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,是低纬度、高海拔地区少有的夏季避暑胜地,也是养颜、洗肺、静心、健身的福地。
2005年8月,六盘水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“中国凉都”称号,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城市品牌。
“到六盘水旅游,感受的不仅只有清凉一夏,还有醉人的美食和美景。”据六盘水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地处乌蒙山区的六盘水是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缩影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凉都山奇水秀,木茂花香。北盘江穿境而过,让这里既有河湖、湿地,又有峰丛、温泉、古镇,生态与自然相映成辉、人文与历史相得益彰,旅游资源丰富、文化禀赋独特,旅游发展得天独厚。随着贵州“县县通高速”和“高铁时代”的到来,以及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建成,让更多游客纷至沓来。
“每到夏季,我们酒店的入住率平均都在90%以上。”六盘水盘江雅阁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,随着“中国凉都”名声鹊起,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挤爆了六盘水大大小小的酒店。像盘江雅阁这样的大型酒店,在夏季每天的人流量能达100人以上,这些客人中,很多都是从广州、重庆、武汉等“火炉城市”而来。
发展“康养”产业 把“过客”变“常客”
游客越来越多,需求也会越来越高。仅仅一个“凉”字,已经无法“容纳”新形势下避暑市场的潜在需求。
如何让走马观花的“过客”,变成下马看花的“常客”,六盘水瞄准“康体养生”,致力发展康养产业,打造中国夏季康养胜地。
所谓康养胜地,即包括了风景养眼、气候养人、医药养体、温泉养容、运动养身、文化养心等内容。清爽的空气、凉爽的天气造就了六盘水的生物多样性,使得境内药材丰富,医疗资源优越,生态原产地产品和绿色食品众多。在这里,康体养生可享“医”的服务之全、“食”的绿色之品、“健”的运动之美、“养”的休闲之趣。
“我们要顺势而为,深刻解读‘凉’的含义,思考‘凉’产业的发展。”李刚认为,要把六盘水打造成为“康养胜地”,必须进一步深挖“中国凉都”品牌的养生内涵,围绕六盘水的优势抓产业融合,加快健康旅游、健康医药、健康养老、健康医疗、健康运动、健康药食材、健康管理等产业的发展,让不同类型的旅客能各取所需、自得其乐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立足于境内独特的气候和山地资源优势,六盘水开启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重点开发了山地运动、高山滑雪、康体养生、峡谷风光、民族文化五大旅游产品,全力打造“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”。
“春踩水城春绿,夏来花海漫步,秋看杏黄果熟,冬在雪上飞舞……”一批大健康产业、养身基地的落地,让六盘水走出了一条以休闲度假、避暑纳凉、康体养生、生态旅游为主的转型发展、绿色崛起之路。也让其先后获得“中国健康城市”“美丽中国·十大生态文明城市”“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”“全球避暑名城”等荣誉称号。
“好多朋友一开始是因为参加体育比赛来到六盘水,后来觉得这个地方确实舒适漂亮,就带着家人专门过来旅游,再后来,家人也都觉得这里不错,于是索性买了房子常住在这。”说起近年来六盘水的变化,六盘水市体育局副局长卢峰满满的自豪感。
论干结合 助力“康养胜地”再升级
2016年,六盘水共接待游客1900万人,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,旅游收入增速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排名贵州省第一,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和爆发式发展。
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。除了大手笔的项目建设,打造品牌活动亦不可或缺。
近年来,六盘水以“中国凉都”品牌为抓手,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会。尤其连续14年举办的凉都消夏文化节,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品牌,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也提升了城市品位,更增强了老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“作为六盘水2017凉都消夏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,希望通过举办论坛为六盘水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外气候旅游、健康养生先进理念创造机会。”对于7月26日举行的中国凉都·六盘水—气候·养生·旅游论坛,周荣有着自己的期待。
周荣表示,城市发展需“论干结合”。近年来,六盘水努力推动气候与旅游、养生、康体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,丰富了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城市品牌内涵,传递了气候旅游好声音,气候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但要实现“康养胜地”的不断提档升级,六盘水还在路上。
“气候资源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,契合人们崇尚自然、追求健康的愿望,已成为引领旅游业潮流的重要力量。”周荣告诉记者,本次论坛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多名专家学者,还有以气候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的先进地区和城市代表,希望通过大家的建言献策和经验交流,助力六盘水以更开放的思维、更具战略的眼光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努力将六盘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“康养胜地”,让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
绿水青山养眼、蓝天净土养肺、舌尖美食养生、多彩文化养心、田园生活养神,六盘水作为疲惫心灵回归的栖息地,健康人生的疗养地,绿美壮阔的大健康画卷正在徐徐展开,华丽绽放。
人民网六盘水7月26日电(孙远桃)“三池三湖六盘水,千岩万壑一凉都”。7月以来,全国多地开启高温“炙烤模式”,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峰值。而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的六盘水,夏季均温一直保持在19.7℃,迎来一拨又一拨的“纳凉客”。
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,六盘水气候凉爽、空气清新,有着“避暑胜地”“养生福地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六盘水依托独特的气候和生态优势,着力发展旅游产业,打造“中国夏季康养胜地”。
“我每天爬山、走路看美景,空气特别好,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呢!”来自湖南长沙、年届八旬的邓炎炳老人表示,来六盘水“纳凉”是正确的选择。
“六盘水拥有得天独厚的‘凉’资源,但‘凉’必须重塑价值认识,构建价值叠加,顺势而为培育发展健康产业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让‘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’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”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表示,气候资源已经成为引领六盘水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,随着全域旅游的打造,这枚云贵高原上的“乌蒙明珠”,正变得愈发璀璨。
19℃的夏天 “凉都”迎来“热旅游”
“真没想到这里这么凉快,在我们那气温几乎都在35℃以上,每天只想呆在空调房里哪儿都不想去。”说起六盘水的凉爽,自来广州的游客张鹏如此感慨。
张鹏告诉记者,在“凉都”一周的时间里,他不仅舒适地游览了周边好几个风景区,还参加了六盘水举办的夏季国际马拉松赛,真心感受到了这里19℃夏天的畅快。
“凉爽、舒适、滋润、清新、紫外线辐射适中是六盘水夏季的主要气候特征,从1981年至今30多年来,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夏季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19.7℃左右。”六盘水市气象台台长吴华洪说。
据介绍,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孟加拉湾暧湿气流影响,每至夏季,六盘水上空会持续笼罩1000米以上的高湿度层,云量较多,这让六盘水常年无夏,春秋相连,全年凉爽舒适级天气可达223天以上。
与凉爽天气相伴而生的,还有清爽的空气。据统计,六盘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.77%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6%,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,是低纬度、高海拔地区少有的夏季避暑胜地,也是养颜、洗肺、静心、健身的福地。
2005年8月,六盘水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“中国凉都”称号,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城市品牌。
“到六盘水旅游,感受的不仅只有清凉一夏,还有醉人的美食和美景。”据六盘水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地处乌蒙山区的六盘水是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缩影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凉都山奇水秀,木茂花香。北盘江穿境而过,让这里既有河湖、湿地,又有峰丛、温泉、古镇,生态与自然相映成辉、人文与历史相得益彰,旅游资源丰富、文化禀赋独特,旅游发展得天独厚。随着贵州“县县通高速”和“高铁时代”的到来,以及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建成,让更多游客纷至沓来。
“每到夏季,我们酒店的入住率平均都在90%以上。”六盘水盘江雅阁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,随着“中国凉都”名声鹊起,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挤爆了六盘水大大小小的酒店。像盘江雅阁这样的大型酒店,在夏季每天的人流量能达100人以上,这些客人中,很多都是从广州、重庆、武汉等“火炉城市”而来。
发展“康养”产业 把“过客”变“常客”
游客越来越多,需求也会越来越高。仅仅一个“凉”字,已经无法“容纳”新形势下避暑市场的潜在需求。
如何让走马观花的“过客”,变成下马看花的“常客”,六盘水瞄准“康体养生”,致力发展康养产业,打造中国夏季康养胜地。
所谓康养胜地,即包括了风景养眼、气候养人、医药养体、温泉养容、运动养身、文化养心等内容。清爽的空气、凉爽的天气造就了六盘水的生物多样性,使得境内药材丰富,医疗资源优越,生态原产地产品和绿色食品众多。在这里,康体养生可享“医”的服务之全、“食”的绿色之品、“健”的运动之美、“养”的休闲之趣。
“我们要顺势而为,深刻解读‘凉’的含义,思考‘凉’产业的发展。”李刚认为,要把六盘水打造成为“康养胜地”,必须进一步深挖“中国凉都”品牌的养生内涵,围绕六盘水的优势抓产业融合,加快健康旅游、健康医药、健康养老、健康医疗、健康运动、健康药食材、健康管理等产业的发展,让不同类型的旅客能各取所需、自得其乐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立足于境内独特的气候和山地资源优势,六盘水开启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重点开发了山地运动、高山滑雪、康体养生、峡谷风光、民族文化五大旅游产品,全力打造“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”。
“春踩水城春绿,夏来花海漫步,秋看杏黄果熟,冬在雪上飞舞……”一批大健康产业、养身基地的落地,让六盘水走出了一条以休闲度假、避暑纳凉、康体养生、生态旅游为主的转型发展、绿色崛起之路。也让其先后获得“中国健康城市”“美丽中国·十大生态文明城市”“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”“全球避暑名城”等荣誉称号。
“好多朋友一开始是因为参加体育比赛来到六盘水,后来觉得这个地方确实舒适漂亮,就带着家人专门过来旅游,再后来,家人也都觉得这里不错,于是索性买了房子常住在这。”说起近年来六盘水的变化,六盘水市体育局副局长卢峰满满的自豪感。
论干结合 助力“康养胜地”再升级
2016年,六盘水共接待游客1900万人,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,旅游收入增速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排名贵州省第一,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和爆发式发展。
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。除了大手笔的项目建设,打造品牌活动亦不可或缺。
近年来,六盘水以“中国凉都”品牌为抓手,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会。尤其连续14年举办的凉都消夏文化节,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品牌,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也提升了城市品位,更增强了老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“作为六盘水2017凉都消夏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,希望通过举办论坛为六盘水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外气候旅游、健康养生先进理念创造机会。”对于7月26日举行的中国凉都·六盘水—气候·养生·旅游论坛,周荣有着自己的期待。
周荣表示,城市发展需“论干结合”。近年来,六盘水努力推动气候与旅游、养生、康体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,丰富了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城市品牌内涵,传递了气候旅游好声音,气候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但要实现“康养胜地”的不断提档升级,六盘水还在路上。
“气候资源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,契合人们崇尚自然、追求健康的愿望,已成为引领旅游业潮流的重要力量。”周荣告诉记者,本次论坛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多名专家学者,还有以气候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的先进地区和城市代表,希望通过大家的建言献策和经验交流,助力六盘水以更开放的思维、更具战略的眼光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努力将六盘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“康养胜地”,让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
绿水青山养眼、蓝天净土养肺、舌尖美食养生、多彩文化养心、田园生活养神,六盘水作为疲惫心灵回归的栖息地,健康人生的疗养地,绿美壮阔的大健康画卷正在徐徐展开,华丽绽放。
人民网六盘水7月26日电(孙远桃)“三池三湖六盘水,千岩万壑一凉都”。7月以来,全国多地开启高温“炙烤模式”,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峰值。而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的六盘水,夏季均温一直保持在19.7℃,迎来一拨又一拨的“纳凉客”。
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,六盘水气候凉爽、空气清新,有着“避暑胜地”“养生福地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六盘水依托独特的气候和生态优势,着力发展旅游产业,打造“中国夏季康养胜地”。
“我每天爬山、走路看美景,空气特别好,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呢!”来自湖南长沙、年届八旬的邓炎炳老人表示,来六盘水“纳凉”是正确的选择。
“六盘水拥有得天独厚的‘凉’资源,但‘凉’必须重塑价值认识,构建价值叠加,顺势而为培育发展健康产业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让‘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’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”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表示,气候资源已经成为引领六盘水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,随着全域旅游的打造,这枚云贵高原上的“乌蒙明珠”,正变得愈发璀璨。
19℃的夏天 “凉都”迎来“热旅游”
“真没想到这里这么凉快,在我们那气温几乎都在35℃以上,每天只想呆在空调房里哪儿都不想去。”说起六盘水的凉爽,自来广州的游客张鹏如此感慨。
张鹏告诉记者,在“凉都”一周的时间里,他不仅舒适地游览了周边好几个风景区,还参加了六盘水举办的夏季国际马拉松赛,真心感受到了这里19℃夏天的畅快。
“凉爽、舒适、滋润、清新、紫外线辐射适中是六盘水夏季的主要气候特征,从1981年至今30多年来,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夏季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19.7℃左右。”六盘水市气象台台长吴华洪说。
据介绍,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孟加拉湾暧湿气流影响,每至夏季,六盘水上空会持续笼罩1000米以上的高湿度层,云量较多,这让六盘水常年无夏,春秋相连,全年凉爽舒适级天气可达223天以上。
与凉爽天气相伴而生的,还有清爽的空气。据统计,六盘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.77%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6%,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,是低纬度、高海拔地区少有的夏季避暑胜地,也是养颜、洗肺、静心、健身的福地。
2005年8月,六盘水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“中国凉都”称号,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城市品牌。
“到六盘水旅游,感受的不仅只有清凉一夏,还有醉人的美食和美景。”据六盘水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地处乌蒙山区的六盘水是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缩影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凉都山奇水秀,木茂花香。北盘江穿境而过,让这里既有河湖、湿地,又有峰丛、温泉、古镇,生态与自然相映成辉、人文与历史相得益彰,旅游资源丰富、文化禀赋独特,旅游发展得天独厚。随着贵州“县县通高速”和“高铁时代”的到来,以及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建成,让更多游客纷至沓来。
“每到夏季,我们酒店的入住率平均都在90%以上。”六盘水盘江雅阁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,随着“中国凉都”名声鹊起,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挤爆了六盘水大大小小的酒店。像盘江雅阁这样的大型酒店,在夏季每天的人流量能达100人以上,这些客人中,很多都是从广州、重庆、武汉等“火炉城市”而来。
发展“康养”产业 把“过客”变“常客”
游客越来越多,需求也会越来越高。仅仅一个“凉”字,已经无法“容纳”新形势下避暑市场的潜在需求。
如何让走马观花的“过客”,变成下马看花的“常客”,六盘水瞄准“康体养生”,致力发展康养产业,打造中国夏季康养胜地。
所谓康养胜地,即包括了风景养眼、气候养人、医药养体、温泉养容、运动养身、文化养心等内容。清爽的空气、凉爽的天气造就了六盘水的生物多样性,使得境内药材丰富,医疗资源优越,生态原产地产品和绿色食品众多。在这里,康体养生可享“医”的服务之全、“食”的绿色之品、“健”的运动之美、“养”的休闲之趣。
“我们要顺势而为,深刻解读‘凉’的含义,思考‘凉’产业的发展。”李刚认为,要把六盘水打造成为“康养胜地”,必须进一步深挖“中国凉都”品牌的养生内涵,围绕六盘水的优势抓产业融合,加快健康旅游、健康医药、健康养老、健康医疗、健康运动、健康药食材、健康管理等产业的发展,让不同类型的旅客能各取所需、自得其乐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立足于境内独特的气候和山地资源优势,六盘水开启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重点开发了山地运动、高山滑雪、康体养生、峡谷风光、民族文化五大旅游产品,全力打造“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”。
“春踩水城春绿,夏来花海漫步,秋看杏黄果熟,冬在雪上飞舞……”一批大健康产业、养身基地的落地,让六盘水走出了一条以休闲度假、避暑纳凉、康体养生、生态旅游为主的转型发展、绿色崛起之路。也让其先后获得“中国健康城市”“美丽中国·十大生态文明城市”“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”“全球避暑名城”等荣誉称号。
“好多朋友一开始是因为参加体育比赛来到六盘水,后来觉得这个地方确实舒适漂亮,就带着家人专门过来旅游,再后来,家人也都觉得这里不错,于是索性买了房子常住在这。”说起近年来六盘水的变化,六盘水市体育局副局长卢峰满满的自豪感。
论干结合 助力“康养胜地”再升级
2016年,六盘水共接待游客1900万人,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,旅游收入增速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排名贵州省第一,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和爆发式发展。
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。除了大手笔的项目建设,打造品牌活动亦不可或缺。
近年来,六盘水以“中国凉都”品牌为抓手,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会。尤其连续14年举办的凉都消夏文化节,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品牌,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也提升了城市品位,更增强了老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“作为六盘水2017凉都消夏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,希望通过举办论坛为六盘水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外气候旅游、健康养生先进理念创造机会。”对于7月26日举行的中国凉都·六盘水—气候·养生·旅游论坛,周荣有着自己的期待。
周荣表示,城市发展需“论干结合”。近年来,六盘水努力推动气候与旅游、养生、康体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,丰富了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城市品牌内涵,传递了气候旅游好声音,气候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但要实现“康养胜地”的不断提档升级,六盘水还在路上。
“气候资源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,契合人们崇尚自然、追求健康的愿望,已成为引领旅游业潮流的重要力量。”周荣告诉记者,本次论坛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多名专家学者,还有以气候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的先进地区和城市代表,希望通过大家的建言献策和经验交流,助力六盘水以更开放的思维、更具战略的眼光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努力将六盘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“康养胜地”,让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
绿水青山养眼、蓝天净土养肺、舌尖美食养生、多彩文化养心、田园生活养神,六盘水作为疲惫心灵回归的栖息地,健康人生的疗养地,绿美壮阔的大健康画卷正在徐徐展开,华丽绽放。
人民网六盘水7月26日电(孙远桃)“三池三湖六盘水,千岩万壑一凉都”。7月以来,全国多地开启高温“炙烤模式”,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峰值。而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的六盘水,夏季均温一直保持在19.7℃,迎来一拨又一拨的“纳凉客”。
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,六盘水气候凉爽、空气清新,有着“避暑胜地”“养生福地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六盘水依托独特的气候和生态优势,着力发展旅游产业,打造“中国夏季康养胜地”。
“我每天爬山、走路看美景,空气特别好,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呢!”来自湖南长沙、年届八旬的邓炎炳老人表示,来六盘水“纳凉”是正确的选择。
“六盘水拥有得天独厚的‘凉’资源,但‘凉’必须重塑价值认识,构建价值叠加,顺势而为培育发展健康产业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让‘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’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”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表示,气候资源已经成为引领六盘水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,随着全域旅游的打造,这枚云贵高原上的“乌蒙明珠”,正变得愈发璀璨。
19℃的夏天 “凉都”迎来“热旅游”
“真没想到这里这么凉快,在我们那气温几乎都在35℃以上,每天只想呆在空调房里哪儿都不想去。”说起六盘水的凉爽,自来广州的游客张鹏如此感慨。
张鹏告诉记者,在“凉都”一周的时间里,他不仅舒适地游览了周边好几个风景区,还参加了六盘水举办的夏季国际马拉松赛,真心感受到了这里19℃夏天的畅快。
“凉爽、舒适、滋润、清新、紫外线辐射适中是六盘水夏季的主要气候特征,从1981年至今30多年来,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夏季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19.7℃左右。”六盘水市气象台台长吴华洪说。
据介绍,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孟加拉湾暧湿气流影响,每至夏季,六盘水上空会持续笼罩1000米以上的高湿度层,云量较多,这让六盘水常年无夏,春秋相连,全年凉爽舒适级天气可达223天以上。
与凉爽天气相伴而生的,还有清爽的空气。据统计,六盘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.77%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6%,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2万个,是低纬度、高海拔地区少有的夏季避暑胜地,也是养颜、洗肺、静心、健身的福地。
2005年8月,六盘水市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“中国凉都”称号,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打造的城市品牌。
“到六盘水旅游,感受的不仅只有清凉一夏,还有醉人的美食和美景。”据六盘水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地处乌蒙山区的六盘水是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缩影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凉都山奇水秀,木茂花香。北盘江穿境而过,让这里既有河湖、湿地,又有峰丛、温泉、古镇,生态与自然相映成辉、人文与历史相得益彰,旅游资源丰富、文化禀赋独特,旅游发展得天独厚。随着贵州“县县通高速”和“高铁时代”的到来,以及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建成,让更多游客纷至沓来。
“每到夏季,我们酒店的入住率平均都在90%以上。”六盘水盘江雅阁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,随着“中国凉都”名声鹊起,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挤爆了六盘水大大小小的酒店。像盘江雅阁这样的大型酒店,在夏季每天的人流量能达100人以上,这些客人中,很多都是从广州、重庆、武汉等“火炉城市”而来。
发展“康养”产业 把“过客”变“常客”
游客越来越多,需求也会越来越高。仅仅一个“凉”字,已经无法“容纳”新形势下避暑市场的潜在需求。
如何让走马观花的“过客”,变成下马看花的“常客”,六盘水瞄准“康体养生”,致力发展康养产业,打造中国夏季康养胜地。
所谓康养胜地,即包括了风景养眼、气候养人、医药养体、温泉养容、运动养身、文化养心等内容。清爽的空气、凉爽的天气造就了六盘水的生物多样性,使得境内药材丰富,医疗资源优越,生态原产地产品和绿色食品众多。在这里,康体养生可享“医”的服务之全、“食”的绿色之品、“健”的运动之美、“养”的休闲之趣。
“我们要顺势而为,深刻解读‘凉’的含义,思考‘凉’产业的发展。”李刚认为,要把六盘水打造成为“康养胜地”,必须进一步深挖“中国凉都”品牌的养生内涵,围绕六盘水的优势抓产业融合,加快健康旅游、健康医药、健康养老、健康医疗、健康运动、健康药食材、健康管理等产业的发展,让不同类型的旅客能各取所需、自得其乐。
思路决定出路。立足于境内独特的气候和山地资源优势,六盘水开启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重点开发了山地运动、高山滑雪、康体养生、峡谷风光、民族文化五大旅游产品,全力打造“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”。
“春踩水城春绿,夏来花海漫步,秋看杏黄果熟,冬在雪上飞舞……”一批大健康产业、养身基地的落地,让六盘水走出了一条以休闲度假、避暑纳凉、康体养生、生态旅游为主的转型发展、绿色崛起之路。也让其先后获得“中国健康城市”“美丽中国·十大生态文明城市”“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”“全球避暑名城”等荣誉称号。
“好多朋友一开始是因为参加体育比赛来到六盘水,后来觉得这个地方确实舒适漂亮,就带着家人专门过来旅游,再后来,家人也都觉得这里不错,于是索性买了房子常住在这。”说起近年来六盘水的变化,六盘水市体育局副局长卢峰满满的自豪感。
论干结合 助力“康养胜地”再升级
2016年,六盘水共接待游客1900万人,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,旅游收入增速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排名贵州省第一,旅游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和爆发式发展。
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。除了大手笔的项目建设,打造品牌活动亦不可或缺。
近年来,六盘水以“中国凉都”品牌为抓手,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会。尤其连续14年举办的凉都消夏文化节,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品牌,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也提升了城市品位,更增强了老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“作为六盘水2017凉都消夏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,希望通过举办论坛为六盘水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外气候旅游、健康养生先进理念创造机会。”对于7月26日举行的中国凉都·六盘水—气候·养生·旅游论坛,周荣有着自己的期待。
周荣表示,城市发展需“论干结合”。近年来,六盘水努力推动气候与旅游、养生、康体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,丰富了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城市品牌内涵,传递了气候旅游好声音,气候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但要实现“康养胜地”的不断提档升级,六盘水还在路上。
“气候资源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,契合人们崇尚自然、追求健康的愿望,已成为引领旅游业潮流的重要力量。”周荣告诉记者,本次论坛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多名专家学者,还有以气候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的先进地区和城市代表,希望通过大家的建言献策和经验交流,助力六盘水以更开放的思维、更具战略的眼光,与时俱进打造山地旅游发展升级版,努力将六盘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“康养胜地”,让“康养胜地·中国凉都”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。
绿水青山养眼、蓝天净土养肺、舌尖美食养生、多彩文化养心、田园生活养神,六盘水作为疲惫心灵回归的栖息地,健康人生的疗养地,绿美壮阔的大健康画卷正在徐徐展开,华丽绽放。
责任编辑:
北京民福职工帮扶中心
app下载
微信服务号
微信订阅号
微博二维码
Tel:010-82000138 ??E-mail:kf@mfzxcn.com ??QQ:2875381476
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17号金澳国际写字楼27层